20.12.08

中医理论基础-病因

 前几天主要学的是解剖与针灸,并且是以实践为主,没什么好写的。今天学的中医理论基础。讲的是病因,它是由六淫七情内伤组成的。那么下面就介绍一下我所学到的一点中医理论基础知识。 
第一节:六淫
 六淫可单独作用机体而致病,也可二、三种邪气同时侵袭人体致病,如风寒感冒、风热感冒,湿热黄疸,风寒湿痹等,且可互相转化,如风寒不解入里化热;热邪不解耗伤津液可化燥;热极生风等。
1.概念: 风,寒,署,湿,燥,火六种致病因素组成。
2.致病特点:1.外感性。2.相兼性。3.季节性(地域性)。
3.六淫性质与致病特点。
风邪:1.风为阳邪,其性开泻,善袭阳位。2.善行数(shuo4)变(善行:部位游移数变:起病急,变化快)。3.风性主动4.风为百病之长(首)。
寒邪:1.寒为阴邪,易伤损阳气。2.寒性凝滞。3.寒性收引。
湿邪:1.湿为阴邪,阻遏气机(头重如裹)。2.湿性重浊(重:沉重浊:秽浊)。3.湿性粘滞。4.湿性趋下。
署邪:1.署为阳邪,其性炎热。2.易伤津,耗气。3.易夹湿邪。
燥邪:1.燥性干涩,易伤津液。2.燥易伤肺。
火邪:1.火为阳邪,其性炎上。2.易伤津耗气。3.易生风幼血(迫血妄行)。4.易扰心神。
第二节:七情内伤
 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。七情分属五脏,以喜、怒、思、悲、恐为代表,称为“五志”。如《阴阳应象大论》中说"心在志为喜","肝在志为怒","脾在志为思","肺在志为忧","肾在志为恐"。因此七情致病,是直接影响相应的内脏,使脏腑气机逆乱,气血失调,从而导致各种病证的发生。
1.概念: 怒,喜,思,悲,恐,惊,忧七种致病因素组成。
2.致病特点:1.损伤相应内脏。2.影响脏腑气机。3.影响心神,诱发情志病证。
3.七情内伤的性质与致病特点: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思则气结 恐则气下悲/忧则气消惊则气乱

好了!自己学的也不多,就写到这吧。若有什么不当之处,请批评指正。

0 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