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位与五脏六腑的渊源
2007-07-18近几日闲来无趣,在山东中医药大学学习经络,解剖,针灸。一是为了耍耍,二是丰富一下知识,三是为了更加了解"人"。
前几节课主要讲的经络,那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介绍。主要是十二正经(手三阳,足三阳,手三阴,足三阴)与奇经八脉(任,督,冲,带,阳维,阴维,阳硚,阴 硚)。其中十二正经加上任,督二脉即为十四经。这十四经都是有定位,有命名,有归经的。人体全身的361个穴位也在其上。都有近治,远治,双向调解,整体 作用的效果。而奇穴只有定位和命名,阿是穴则是三无产品。这些穴位是脏腑作用于躯体的反应点与刺激点,从而起到诊断与治疗的作用。在医学中其实是六脏,因 为还有一心包络。其中脏有"藏"之意,并皆属阴。腑有"府舍"之意,并皆属阳。并按照手足,阴阳,脏腑的顺序命名。如手太阴肺经,足少阳胆经在五输穴中按 木,火,土,金,水的顺序排列五脏(肝,心,脾,肺,肾)六腑(胆,小肠,胃,大肠,膀胱)。它们相生,相克,生我者为母,我生者为子,并有虚则补其母, 实则泻其子的规律。
总的来说有沟通内外,网络全身。运行气血,协调阴阳。抗衡病邪,反映病候。传导感应,调整虚实的高精尖技术。
0 评论: